好久不见
翻了翻博客,上一篇博客更新还是在5月3号,不知不觉间,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。而且,还来不及跟2014说再见,新的一年,就已经开始了。
2014年5月30号,是我在Trend Micro的last day。
那一天,我四处找人签字,还电脑,最后,在临下班前,还例行写了一封farewell的告别邮件文艺一番。自我开始上班不久,就一直有收到farewell的邮件,只是后来越来越少,因为认识的人差不多都已经走的走,散的散。
那一天,我特意呆到很晚,直到整个办公室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。环顾四周,一切都是那么地熟悉。三年前,在毕业后,独自一人来到了这座没有亲人,没有朋友的完全陌生的城市。我至今仍能清晰地感受到,2011年7月2号的下午,被机场巴士丢在雨花台时,心里是何等的落寞。周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,来往的汽车掀起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,我拖着一个超大超重的箱子,像一个离家出走的无助的孩子:我真的就要这样,独自一人在这里过下去了么?
三年的时光里,对别人来说最最喜欢而对我却是最最难熬的——是周末,当别人都在和家人或者伴侣出去逛街、郊游的时候,我却被深深的寂寞吞噬。我曾经无聊到在街边看老头下象棋看一下午,也曾经无聊到一个人骑车去将军山,到大门外因为自行车不能进去而原路返回。后来,索性周末我都去公司,去折腾Emacs,折腾Linux,在这种折腾中,时间倒过得飞快。当然,后来换租了房子后,情况稍微好了些,周末可以和一起租房的小伙伴做饭,打掼蛋,倒也逍遥自在。只是好景不长,三个一起租房的小伙伴,两个分别踏入了各自爱情的坟墓,另一个去了非洲,而我,则继续寂寞。
当然,这些寂寞的日子里,还是有一些美好的回忆。
12年9月的一天,不知Y是哪根筋搭错了,喊我下班后一起骑车去颐和路。因为准备不充分,时间也太晚,最终未能到达是情理之中的结果。但我依旧记得路上我们在那里小憩的名叫“春娇与志明”的小店,我好奇地问春娇和志明是谁呀?Y便带着鄙视地笑说,连春娇与志明都不知道。后来,我又曾经一个人骑去颐和路,算是作为那次未能成功带路的弥补。而且直到现在,我还欠Y一篇记录这次骑行的文字,其实标题我都想好了——《颐和路:似是故人来》,只是,Y已然离开,去往南方追寻自己服装设计师的梦想,那就不写了罢。后来骑车去过很多地方,但始终没有回过颐和路,就去那一次,算作纪念吧。Y作为一个很有艺术才华的文艺小清新,在一群“芸芸众生”的程序员大叔圈子里,是多么孤单。在Y离职的前一天晚上,和同事一起去游泳,听同事说才知道第二天Y要离职,当时便瞬间呆住,怅然若失,大脑无法思考,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。虽然我知道Y迟早会离职的,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突然。现在,我也已经离开,和Y也没了联系,只是偶尔听听《风居住过的街道》——这首算是她间接推荐的曲子,再回忆回忆,曾经的日子。
还有一次,是在1912的Costa Coffee,靠近后门的角落,那一下午愉快的时光。我当时在看村上春树的《1Q84》,C当时在看一本观于教育的书——书名我已经忘了,我们就这么静静地坐着看书,中间休息的时候就聊聊天,竟是如此娴静。后来,我又特地去过那个咖啡厅很多次,依旧是去看书,同样的桌子,点一杯咖啡,一坐就是一下午。只是,桌子对面的椅子上,有着甜甜笑容的C,已经不在那里。
前段时间,似乎是突然间,我竟似乎理解了《挪威的森林》:每个男人的心中,都会有一个直子,甚至若干个直子,一个绿子。直子可能只是一抹浅笑,一处背影,但会一直存在于记忆深处,只有某个深秋的黄昏,或者夜深人静的晚上,你会突然忆起那曾经熟悉的过往;而绿子,则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,会陪着你笑陪着你哭。后者,才是我们该把握该珍惜的人,才是我们不能够承受失去的痛楚的人。
2014年5月31号,在湖滨公寓旁边的兰州拉面吃完简单的中餐,我便踏上了来魔都的火车。只是这一次,不再有像2011年那样的感觉,因为我知道,下车后,会有一个人在出口处等我。这同样是一段无法预见未来的旅程,也许依旧艰难,但只要两个人一起,会好走很多。
到上海后,没有太多地休息,找好房子,去同学那里拿东西,然后六月四号(好巧的日子,你懂的)便开始上班。E厂的忙真不是盖的:第一天折腾好电脑、系统、环境之类的后,第二天就开始写代码。后面就是继续写代码,还是写代码,不停地写代码。。直到现在。
不知不觉中,在E厂也呆了半年多了。刚进E厂的时候,我还挺自豪,每天都把狗牌挂在脖子上摇来晃去,生怕别人不知道,当别人知道我在E厂上班而夸赞“哇,好高大上啊”时,我也欣然接受。但后来发现,这只是一个表面看上去很耀眼的光环。在这么大的厂里,我就是一个小螺丝钉,有我没我没太大区别,丝毫没有员工应该有的自豪感。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淡,太过利益化,只要是不挣钱或者感觉不挣钱的项目,通通砍掉,员工也一样,发现这个项目不挣钱,还等不及换下一个项目,就直接跳槽,或者去其它感觉会挣钱的项目。短短几个月里,团队里在我进来之前的同事,大多数都已离职或者去其它项目。现在,每天都在不停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功能,从总体来说,E厂虽是产品导向的公司,但技术实力也是不容小觑,但最有技术的部分,都被基础平台团队给做成 框架 了,作为一个具体项目开发人员,需要做的,就是去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业务逻辑,基本没有技术含量可言。以前,程序员总被称呼为“码农”、“搬砖的”,我只是笑笑,觉得这只不过是程序员的自黑而已,因为我当时做的事情还是有技术挑战的。可是现在,我才发现,在E厂,这是真的。另外,E厂的口号是“做最受尊敬的互联网公司”,我只能呵呵。
当然,吐槽了这么多,E厂也不是没有好处,你只要努力,肯拼,E厂自然会给你丰厚的回报,这里的环境也还算是宽松自由,而且,还有免费的晚餐哦(前提是你得加班到八点)。
好了,该回忆的也回忆完了,该吐槽的也吐槽完了,生活还是要继续。这么久没写东西,一是因为平时太忙,二是因为人懒了(当然是因为二,一只是借口啦 :-p)。不过我觉得既然开了博客,就得坚持写下去。所以,新年第一天,和妹子找到一个很安静的咖啡厅书吧,断断续续地,敲下了这些文字(其实有很多是我以前就敲好了的 :-p)。
各位,新年快乐。